HTTP/1.1 200 OK Date: Sat, 30 Sep 2023 17:30:03 GMT Content-Type: text/html; Charset=gb2312 Transfer-Encoding: chunked Connection: keep-alive Cache-Control: private Set-Cookie: ASPSESSIONIDCCCCSASD=DOLBHMCAJMHAOIPFLKNKCKBE; path=/ Server: wts/1.6 蔡司历史之谜-灭磐重生的开始-行内资讯-3522集团的新网站|3522集团的新网站测量机|工业CT|三维激光扫描仪-3522集团的新网站

b1.jpg

8695f22cfd6146f8b9d226a158d09b98_4.jpg

蔡司历史之谜-灭磐重生的开始

来访:
时间: 2015-04-08 09:39:05

倾力:恩斯特•阿贝的信念
1866年,由于常识的局限和年龄的增长,卡尔•蔡司有些力不从心,于是他找到了26岁的恩斯特•阿贝,向他讨教有关光学仪器的问题。恩斯特•阿贝这个耶拿大学年轻的物理学和数学讲师被这位诚恳的老人打动,于是决定加入卡尔•蔡司的工作室。1872年,阿贝提出了一个具有突破性的理论 “阿贝正弦条件”,并成为了 迄今光学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。

蔡司历史人物


从理论上说,虽然“阿贝正弦条件”能大大改善透镜品质,但当时却没有足够强度的玻璃来证实这个学说的准确性。1881年1月4日,阿贝与获得耶拿大学博士学位的化学家肖特会面。在卡尔•蔡司和阿贝的支撑下,肖特在美茵兹成立了肖特和吉诺森玻璃企业,并由此生产出100多种新型的光学和工业玻璃。卡尔•蔡司也通过肖特的玻璃对自己产品进行了改进和提升。
经过二战的洗礼,德国人的技术坚韧地被延续了下来。而德累斯顿是卡尔•蔡司(蔡司工业测量  3522集团的新网站)揭开涅槃槃重生的开始,在民主德国范围内的耶拿大学的支撑下,“Carl Zeiss Jena”的标志很快出现,史称“东蔡”;被巴顿掠走的126名蔡司关键管理人员和技师,在美国的支撑下,在联邦德国的奥伯考亨重新建厂,冠名“Carl Zeiss”,史称“西蔡”。由于双方在设计上都秉承了蔡司传统,互相竞争下,蔡司在光学技术上日臻完善。

Copyright 3522集团的新网站2018.All Rights Reserved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